申花球员素质引热议:从青训到职业赛场,他们如何塑造中国足球未来?

  • Published2025-06-19 03:19:46

一、青训体系铸就职业底色

在刚刚结束的中超联赛中,申花球员多次因主动扶起对手、向裁判致意等细节登上热搜。这背后是俱乐部"技术+品德"双轨培养的成果。据青训总监吴金贵透露,梯队每天早训前需集体诵读《球员守则》,这种始于2009年的传统已培养出朱辰杰等5名国脚。

二、职业赛场的素质标杆

上赛季对阵海港的德比战中,申花球员曹赟定主动将界外球让给受伤对手的举动,被亚足联官方推特转发。数据统计显示,申花近三年场均犯规数联赛最低(8.2次),却保持着62%的公平竞赛评分第一。这种"硬实力+软素质"的组合,正在改写中国球员的国际形象。

"我们要求球员把球袜拉到膝盖下沿3厘米,这不是死板,是对规则的敬畏。"——申花领队毛毅军

三、社区反哺的良性循环

每周三的"蓝丝带公益日",申花球员雷打不动出现在社区足球课堂。门将曾诚连续6年资助的民工子弟足球队,已有2人入选国少队。这种"职业球员-草根足球"的互动模式,正在上海形成独特的足球文化生态。

记者观察:在虹口足球场外,常能看到小球迷模仿申花球员向工作人员问好的场景。当职业素养转化为社会影响力,或许这才是中国足球最需要的"技术转型"。